历时七年,航行三亿公里, 为地球生命来自于小行星撞击获取现实论据
生命真的起源于小行星?前不久,美国宇航局NASA召开的一场别致的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NASA新闻发公布了历时七年从一颗小行星“贝努”上采回的岩土样本分析,其中包含有可观的水和碳,这两者正是地球形成生命的关键,贝努的样本有利于帮助人类进一步确定地球生命的起源。

1999年9月11日,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LINEAR),发现了一颗从未有过记录的近地小行星,10天后接近地球时,深空探测雷达勾勒出了它的大致轮廓。

那时候,人们对这颗小行星的研究并不深入,甚至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它一直只有编号没有名字。直到2012年,学者们才采纳了亚利桑那一位大三学生建议,用埃及神话里的神鸟“贝努”,为这颗小行星命名。
千里迢迢赶赴贝努采集样本资料,主要是为应对贝努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做点准备,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贝努调查地球生命的起源。因为科学界研究表明,地球的生命,正是来源于贝努这类星球。在科学家看来,极少有小行星像贝努一样,无论位置、大小、构成,以及科学价值,都适合人类发射航天器上去一探究竟。
NASA有关人士介绍,之所以在这颗名为贝努的小行星上寻找地球生命的起源,因为因为这颗直径500米,寿命达46亿年的小行星贝努,是太阳系里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小行星之一。据天文学家贯彻,贝努很可能与地球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生撞击。观测显示,它会在2135年穿过地球和月球之间,2182年有撞上地球的可能,如果撞击发生,对人类文明造成灭顶之灾。
科学家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贝努是太阳系里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天体之一,它的赤道直径500米,这个高度是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碎片大厦(The Shard)的一倍半还多),距离地球1.22亿公里,每隔六年靠近地球一次。

经过数年的准备,NASA耗资11.6亿美元建造出了OSIRIS-REx卫星,用于采集贝努地表的样本。2016年9月,运载火箭带着OSIRIS-REx卫星发射升空,将它送入太空。OSIRIS-REx又经过400多天的飞行,终于在2018年抵达贝努小行星附近。随后的两年的时间里,OSIRIS-REx开始一直环绕贝努飞行,不断从远处分析贝努的表面情况,寻找适合降落采样的地点。2020年10月20日,OSIRIS-REx终于成功降落并触碰贝努表面,它的下方深处一根长机械臂,在短暂触地后,成功采到了一地表样本。完成采样后,OSIRIS-REx收起机械臂,把样本存储到一个密封胶囊里,然后开启返程之旅。此后,OSIRIS-REx继续环绕着贝努飞行,为回程做准备,直到2021年4月才正式脱离贝努,向地球飞来。
返回地球的路程同样漫长,OSIRIS-REx在太空里又航行了两年多,今年9月24日才终于抵达地球。最终,封装着贝努表面岩土样本的胶囊降落在了美国犹太州沙漠里。
NASA工作人员收到这份珍贵的包裹后,立刻马不停蹄将它运往实验室。随后的大半月里,多名专家一直在对这份来自小行星表面的岩土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可喜的是,这趟长达七年的任务,采回来的样本远超预期。返回的样本里,除了1.5克石头,其他各种类型的碎片多达250克,比NASA开始的预定60克的采样任务多了三倍多。日本曾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将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而这次OSIRIS-REx带回的样本,是人类迄今为止采集到的最大量的小行星岩土样本。
在对样本进行X光扫描,显微镜查看等一系列初步分析后,NASA得出了以下结论:
——碳的总重量达到5%。
——有水分子,封在了含有陶土材料的水晶结构里。
——有硫化物,这是行星生命进化和氨基酸形成的重要部分。
——还有氧化铁,对有机物的进化至关重要。
就此,NASA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些初步的发现和成果。NASA局长Bill Nelson称:“这份样本是运回地球的,含碳量最丰富的小行星样本,它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也就是说多年以来,地球生命来自于小行星撞击,一直都停留在猜测上。这一次的发现,让这样的假设有了更强的现实论据:即地球在被小行星撞击后,带来了大量碳,水,硫化物等关键物质,正是它们的合力作用,逐渐形成了氨基酸等关键物质,从而一步步孕育出了有机生命。有可能在2182年撞上地球的小行星贝努,却蕴藏着孕育地球生命的多种成分。
历时七年,航行三亿公里——NASA从贝努上带回来的“宇宙秘密”,你读懂了吗?
(记者:临雪,美编:翟玉,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