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科学研究发现,生育率的下降可能与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污染有关。
在过去的50年里,人口的出生率稳步下降。这项研究的重点国家是丹麦,但在其他工业化的国家中研究人员也看到了这种趋势。研究人员称,十分之一的丹麦儿童是通过辅助生育手段而出生的,有超过20%的男性从未养育过孩子。这种减少似乎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始了。专家警告称,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人口的失衡,因为年轻人太少导致无法供养老一辈人。
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尼尔斯说埃里克(Niels Erik)说:“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对人类中的不孕症知之甚少,因此下一步实际上是找出为什么这么多年轻夫妇没有孩子的原因。”
出生率的下降往往归因于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例如计划生育、避孕和堕胎的普及,以及妇女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化,例如教育和人口劳动力会推迟生育。但数据显示,在避孕药推出之前,这些国家的怀孕率就已经下降了,而且总体堕胎数量也在逐年下降,自1990年以来,意外流产率增加了1-2%。
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由于生物学原因导致的人类不孕症的比率正在不断上升,包括每年7.4万例睾丸癌、精子和卵子质量不足、年轻女性青春期的提前,以及男性婴儿生殖器先天性畸形数量的增加。
这种趋势无法用基因来解释,因为进化通常发生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后代,所以埃里克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敦促科学界研究自工业革命以来暴露于来自化石燃料的有毒化学污染物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
埃里克说:“在这项研究中,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我们发现如此多的现代生活都源自于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无处不在,研究人员在人们的血液、尿液、精液、胎盘、母乳以及脂肪组织中都发现了化石燃料成分。许多化石燃料污染物是内分泌干扰物,这意味着它们会干扰人体的激素系统,对生殖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埃里克说:“我们从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中知道,塑料、化学品等会导致动物的繁殖出现问题。我们不能在人类身上做这样的暴露研究,那是不道德的,但我们从动物的研究中了解到足够多值得关注的事情。”
例如,研究表明,大鼠和小鼠的内分泌在受到有毒化学物质干扰时,会发生影响其生殖能力的基因变化。虽然对人类的研究仍然很少,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能与男性生殖疾病有很大的联系。
动物数据表明,暴露在相同水平的化学物质下,对雌性和雄性的繁殖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妊娠早期是这些化学物质产生破坏性影响特别的敏感时期。
然而,必须系统地检查和评估这些联系中的因果关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如体育活动减少、吸烟、肥胖率上升、饮酒和饮食的变化,也必须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