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5月15号至19号,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云集著名侨乡厦门,参加由国务院侨办事务局主办,中国新闻社和华侨大学承办的第24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活动,学习研修新形势下的国际媒体传播能力的建设新理念,探讨如何提升传播效能,共同应对全球传媒生态变局中的海外华媒发展新趋势。

来自英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津巴布韦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70多位海外华文媒体高管及资深编辑记者重新回到大学课堂,以学员身份接受新时代国际传媒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职业培训。为此主办方请来了中国传媒大学,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华侨大学和中国新闻社世界华媒研究中心,中新社融媒体中心等专业领域里的专家教授,分别给参加研修活动的海外华媒代表作了精彩讲学和案例分析,引发了学员们的广泛热议和积极思考。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欧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昶教授,以《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与海外华媒新赛道》为主题,详尽论述了国际新形势下如何定位海外华文媒体与对外传播功能,怎样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认真思考讲好世界故事,向世界传播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新形象。

前中新社总编辑,现在南开大学任教的王晓晖教授也以自己服务海外华媒37年的经验,与学员们分享了新时代的海外华媒发展创新的可能性。王教授认为,海外华媒工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通过深刻定义环境,精准定义自己。读懂自己,并且也同时能懂得中国,读懂世界的群体。海外华媒要以自己的独特优势,致力打造新时代的价值认知标识。

中新社视频部副主任曾鼐就当今短视频时代如何实现“破圈”传播,如何短而有为,怎样弯道超车,怎样抓住决定性瞬间,怎样把握和控制短视频可能产生的虚假信息等,对不少习惯于以传统媒体来传播信息的海外华媒工作者来说,依然有一个学习和挑战的过程。

在今天的结业典礼上专程赶来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的国务院桥办事务局局长李国红表示,所有从事海外华媒工作的朋友,结合自身亲见亲闻,客观真实地讲述反映中国发展现状,正确解读中国今日之发展变化,消除误解增进了解,以国际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春风化雨,以理服人,将中国的建设发展成就以更全面更深度地传递方式带回所在国,让当地华人侨胞和民众看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华侨大学校长吴剑平教授和华大其他领导也向学员代表颁发了证书。

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活动是中国新闻社为提高海外华媒工作的专业素养的国际品牌活动,中新社海外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与海外华文媒体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互通互联,融合发展的关系,历届研修活动都给参会的海外华媒工作者带来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成效。

本期华媒高级研修活动在课堂集中学习的同时,也对厦门周边的晋江和泉州,鼓浪屿等地进行了现场采访考察,学员们分别走访和领略了当地五店市华侨传统街区和文化历史古迹,对当地政府在保护和传承浓郁风情的闽南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引进现代新兴产业,促进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侨乡风情印象深刻。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研修活动从今日起,将兵分三路,分别开赴江苏,广西和新疆三省,自治区进行深入采访,对上述地区近年来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宣传报道。

(记者孙建平厦门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