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建平) 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1972-2022)的系列活动–中英文化艺术交流回顾,我与英国的音乐故事分享座谈会于8月19日在线上成功开讲。 此次活动由,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英国中国旅游服务及咨询中心和哈尔滨音乐学院等合作伙伴联合组织举办,并得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使馆公使衔参赞于芃首先在讲座开始前致辞欢迎中英美三地的听众齐聚空中会议厅,参加在线座谈会,于公参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在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秉持丝路精神,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场《我与英国的音乐故事》讲座,主办方特别邀请了25年前英国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的大奖得主,来自中国的女中音歌唱家杨光老师通过Zoom讲述了自己在1997年首次来英国参加歌剧演唱比赛的难忘经历。杨光出生于北京,1991年在陈瑜老师的指导下,在家乡的中央音乐学院磨练技艺。毕业后,留校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执教,还在美国茱莉亚学院歌剧中心学习深造过。1996 年杨光参加巴黎国际合唱比赛,获奖第二名。次年,这位时年26岁的中国女中音歌唱家在英国卡迪夫世界声乐比赛中赢得冠军大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歌唱家,在当时曾被英国媒体广为赞誉,每日邮报称她是当之无愧的不二获奖者,因为北京为大赛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歌手。2001年杨光又在“多明戈世界歌剧演唱家大赛中再次荣获比赛第一名的桂冠,并受到西方古典声乐界的更多关注。

在杨光老师的精彩分享中,中国音乐学教授杨燕迪、哈尔滨音乐学院声歌系青年教师和苏格兰歌剧院男高音任胜之也应邀来到Zoom 与大家交流对话,分享中国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使者在参与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中难以忘却的传承情怀和动人故事,对音乐爱好者,特别是有志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

杨燕迪教授曾留学英国,并在美国与德国从事学术研究。发表著译逾350余万字,涉及多个专门化领域。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著名音乐学家、批评家、翻译家。目前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人民音乐》主编,《北方音乐》(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报)主编,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在英国重新发现中国”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003年发起的“发现中国”品牌的英国落地版,是驻英文旅团队2020年4月根据新的形势组织在线推出的系列活动。主办方邀请英国或在英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相关学者/专家/亲历者,与观众分享研究和实践的中国文化或中英交流活动,通过不断探索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故事及传承、影响与发展,希望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并激发更多人对于发现中国文化、推动中英交流的兴趣和热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